63岁大爷机智救老伴 躲过第一死亡病“脑卒中”
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 徐昆)10月26日,记者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悉,该院近日成功对一名患有脑卒中(又称脑血栓、脑中风)病人进行溶栓治疗,挽救了患者生命。
10月21日,家住贵阳市三桥65岁的熊阿姨在照看孙子时,突然说话含糊,左侧肢体完全瘫痪。因老伴63岁的杨大爷也曾病发过脑卒中,有过患病经验,急忙打电话给子女把熊阿姨送到了贵医大附院。
还在住院观察的熊女士。“当时患者的情况不太理想,我们随即打开‘绿色通道’对患者进行紧急诊疗。”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游明瑶告诉记者,经检查得出,患者没有脑出血,很可能是急性脑梗死,必须及时考虑溶栓治疗。在征得家属同意后,经过溶栓治疗,患者完全获益。目前,熊阿姨恢复良好,左侧肢体已能正常活动,说话清楚。
游明瑶告诉记者,患脑卒中后,如果家属不重视,不知道病情,超过了黄金三小时的最佳治疗时间后,即使给予治疗,恢复难度也很大。正是杨大爷的果断,才能让熊阿姨接受到黄金治疗时间。“因为我12年前曾经发病过一次,腰都直不起来,知道这病的凶险,赶紧送老伴来贵医大附院。”杨大爷说,因为自己患过这病,家里都买有血压计和药品,看到老伴的状态和他12年前患病症状一样,便赶紧送到医院救治。
游明瑶还告诫广大市民,卒中应该早发现、早就医,在家就可以按照“120”步骤即“1”看脸、“2”查胳膊、“0”听语言检测自身,表情不正常可能患卒中;举手测试,请患者闭眼,双臂平举10秒钟,一只手臂无法维持可能患卒中;复述一句短语,说话不清楚或无法说话可能患卒中;如出现上述任何异常,赶紧送往医院。
据了解,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,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。又叫脑血管意外。临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,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。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就是脑卒中,四分之三的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,三分之二的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(其中半数为痴呆),近半数卒中后出现抑郁。我国脑卒中患者约70%为缺血性脑卒中,而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,获益是风险的10倍,每治疗100名患者,有32名获益。为让广大患者了解脑卒中,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为“世界卒中日”,23日至29日,贵医大附院正在门诊楼3楼举行脑卒中宣教义诊活动。
责编: